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,2022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達到3.5億輛,年均增長幅度約為3000-4000萬輛,電動車年產量3500萬輛,絕對的世界第一。曾經的“自行車大國”,正在變成“電動自行車大國”。
電動自行車不僅成為眾多市民出行的第一選擇,并且參與塑造著外賣、快遞、物流等新的經濟形態。與此同時,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的管理、規范與支持政策,也在緊鑼密鼓出臺。
2022年12月30日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《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 第1部分:技術規范》(以下簡稱“技術規范”),規定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的技術要求、試驗方法、包裝、運輸與貯存,適用于交流充電控制器、換電柜和充電柜三種類型。該技術規范將于今年7月1日實施。近日,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,我國將重新修訂4項電動車換電國家標準,以適應并支撐“換電模式”的良性發展,這項修訂工作已于2023年3月全面啟動。不久前,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《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范》,將逐步推動北京市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接口統一接入市級管理平臺,為近500萬輛電動自行車提供安全可靠的充電服務。這項新標準將于2023年7月起施行。
早期,兩輪電動車用的都是鉛酸電池,笨重、續航里程低,而且含有重金屬對環境的破壞極大。后來,有些廠家把鉛酸電池換為鋰電池,雖然續航問題有所改善,但電池自燃問題,又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。2019年,《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》即《新國標》正式實施——文件對電動自行車的整車質量、整車尺寸、最高時速等指標做出明確界定,且指標性質均為強制性指標。一方面,新國標對不規范產品進行了整治,另一方面,是驅動了存量車的替換需求。兩輪電動車行業進入一個轉型關鍵期,新玩家開始出場。其實解題思路是清晰、簡單的——用新能源的最新技術,運用到兩輪電動車產品上。在正方科技公司測試線上,小編發現了一個讓行業為之驚嘆的數據:使用公司開發的某款電動充電樁,公司研發的新產品—電動車充電電池,充滿電僅僅需要3-5分鐘。我們知道,電動自行車充電難題存在已久:一方面,平常家用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多多。一般家用自行車需要6-10個小時才能充滿,而且充電不規范,飛線充電、樓道充電、家中充電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。城市高層物業不允許電動車進入電梯更是讓充電更加困難。很多物業為電車設置的充電裝置老化,充電速度很慢。這一切,困擾著城市居民日常出行。而另一方面,快遞、物流、運輸車等車輛也面臨著充電慢、充電難的問題。這些從業人員也迫切需要充電速度快、安全可靠的電動車動力解決辦法。作為具有18年鋰電池智能供電系統解決方案研發、生產經驗的正方科技公司,面對電動車充電、換電存在的諸多問題,多年來不斷研發,提供了快充充電樁+充電電池結合的一站式電動自行車智能快充、換電解決系統,可以有效解決快遞、物流、運輸車輛充電難題,其旗下“金蚪云”品牌測試生產的某款超級快充電池,充電速度可達到3-5分鐘即刻充滿,而且每塊電池都安裝有公司研發的spower鋰電池智能管理系統,可以提供電池定位、軌跡查詢、充電預警、智能查看等多種功能。目前,此款已經量產,投入到多個領域使用。可以說,此次生產測試線上小編看到的這款充電樁+充電電池的電動自行車一體化智能快充解決系統的出現,將為電動自行車充電、換電難題的解決帶來新的思路。